“会风”,无疑是今年各地两会上的热词。“瘦身”,已然成为两会新时尚。
从会场布置到材料发放,从代表委员饮食起居到交通出行……
今年的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传递出清新朴实的新会风,不仅让参会人员感受到了自治区改进工作作风、改进会风的坚定决心,也在这个隆冬时节里,捂热了老百姓的心。
吃住行厉行节约
1月24日8时25分,接送政协委员的大巴车开抵会场。
内蒙古安达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政协委员孙卫信步走下车,她将在未来的8天里,庄严的行使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权利。
“大家都住在会务组统一安排的标间里,早晨8时10分从宾馆统一乘坐大巴车来会场。一路上,我们没有看到警车开道,没有看到交通管制。今年两会不封路,对市民的出行没有大的影响。我觉得这样的会风特别好,效率也特别高。”孙卫告诉记者。
会议结束了,李春燕委员收拾会议资料准备返回驻地。李春燕委员告诉记者:“会务组对委员的照顾既周到又节俭,从宾馆住宿到餐饮方面,都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吃的是自助餐,既实惠又节俭,没有宴请,不上高档菜,也不上白酒,我们觉得这样的会风非常好。”
许多市民认为,所有这些变化归根结底是要更亲民,更务实,面对今年两会的种种变化,首府群众非常欢迎。
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每到两会,就经常能碰到封路,要等老半天才能通过。今年好了,不搞特殊了,我觉着这就是个进步,我们心里舒坦。”
会议精短内容实
8时40分左右,记者进入会场看到,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有人在调试话筒,有人在整理座签……
主席台前,没有花篮,没有标语。会场清新简洁,只是简单的摆放了座签、两份会议材料、消毒毛巾和茶杯。发言席上也没有任何装饰,只有话筒。今年是换届之年,政协将对过去5年的工作进行总结,记者翻看材料发现,这份总结不到1万字,内容言简意赅,所有内容都是双面印刷。
会务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政协会议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不摆鲜花、不发放公文包、不安排聚餐、不插彩旗、不挂宣传标语……
会议没有茶歇,没有过多的仪式。开完会后,委员们陆续从会场离开。记者看了一下手表,指针正好指向10时,会议仅开了1个小时。
金满仓委员从会场走出来,他告诉记者:“今年的会议确实是转变了作风,实现了开短会、说短话、说实话,少说空话、套话的会议要求,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的报告言简意赅,说得特别好。”
简朴、简洁、简单,两会新风气给政协委员们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感觉。他们纷纷表示,会将这种清新的会风带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让开短会、说短话、讲实话的会议风气继续发扬下去。
从简易文件袋说起
1月24日16时,是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和以往不同的是,不少代表手里都拿着简易文件袋,而且都没打会议名称,显得朴实无华。
“今年除了会议材料外,大会没有发放与会议无关的物品和宣传资料。像这样重大会议如此‘轻装上阵’,我还是头一次遇到,希望这样的会风能保持下去。”乌兰察布市人大代表张莉娟说。走出会议厅,张莉娟代表还与其他人分享着自己对这次会议的看法。
对于这次会议的新风气,作为两届人大代表的张莉娟有着很深的感触,她说:“既然代表老百姓来开会,体会到节约、节俭的感受后,就一定要把这样的风气延续下去,以后,我们开会也要这样做。争取‘少一步程序,少一点浪费’。”当问及会议缩减了一些接待流程,变得 “清淡”,会不会感到开会“不舒服”时,张莉娟毫不犹豫地说: “不会!人大代表本来就是为民说话的,如果因为某些形式的变化而让自己感到 ‘不舒服’,那么,就需要自己进一步学习,进一步提高素质,才能够更好地代表群众、服务人民。”她的话道出了所有与会代表的心声。
还有一些人大代表告诉记者,自治区“两会”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不摆鲜花、植物……带头节俭、高效办会,为全区做出了表率、带了好头。务实的会风感染着每一位与会人员。大家纷纷表示,在接下来几天的分组讨论中,要少说套话,直奔主题谈问题、提意见、话发展,让讨论内容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