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会风,今年两会大不同
发布时间:2013-01-25     来源:内蒙古日报

1 月24 日,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上午8 点, 记者和路上的行人发现, 每年两会召开的地方———内蒙古人民会堂, 没有像历年两会一样悬挂气球和标语,显得简朴而庄重。

“不是开两会么,咋感觉和平时差不多。”推着自行车从内蒙古人民会堂门口路过的呼和浩特市民张建国说。

进入会场, 记者看到主席台上下没有摆放鲜花和绿植, 委员们的桌上没有摆放矿泉水, 只在大厅内摆放着水壶和纸杯。而在一旁已布置好的人大代表讨论的会议室里,只设桌椅和普通茶具,没有鲜花。“会场少了鲜花、气球等布置,服务人员更加精简,以前需要40 多人完成的活,现在不到30 人就行。”内蒙古人民会堂业务科科长陈建明说。

不摆放花草,不悬挂气球标语,不发公文包,不封路,不安排宴会,不套开其他会议,是我区转变会风的“六不”要求。

8 点30 分许, 呼和浩特新华大街道路畅通,等公交车的肖明,不一会儿就坐上了3 路公交车。此时, 记者看到载着与会委员们的大巴车与社会车辆同行出现在了新华大街, 等候绿灯。尽管没有封路,取消了警车开道,大巴车司机贾根柱笑着说:“这样挺好, 大家都一样, 不插队,不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他们或许就是我们的朋友、家人。”

站在马路中间疏导交通的交警武志国对记者说:“尽管开会, 但道路交通非常有序。我们疏导交通以群众为优先, 公交车、小轿车数量多了就要优先放行。” 让武志国印象最深的是,今年进入会场的小轿车少了很多。为减少会议对交通产生的压力, 今年两会要求代表、委员们统一乘坐大巴。记者看到, 载着政协委员前来开会的18 辆大巴车,几乎都已坐满。

本着节约的方针,今年的两会严格控制经费。记者看到,在代表、委员们的用餐餐厅,一律安排的是自助餐,住宿则安排普通标间,代表、委员们手中往年装材料用的公文包也被暗红色的布质文件袋取代。记者了解到,今年两会闭会后不再安排聚餐。此外,还要求两会期间,不套开其他会议,让代表、委员集中精力开好两会。

事实上,“六不” 的实质就是删繁就简、务实高效,抛开了形式主义、奢侈浪费,让代表、委员们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职责使命。“不管是会场布置,还是用餐,简单就好,少了形式上的东西,大家更能把精力用在开会上。”政协委员朱建国说。
“ 这是一种新气象, 希望能长期坚持,既节俭,还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让代表、委员更好地履行职责”。市民张建国笑着说。(记者郭俊楼)